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内科 >> 外科 >> 儿科 >> 消化内科 >> 肝胆外科 >> 母乳性黄疸
  • 疾病名称:

    母乳性黄疸

  • 部位:

    全身

  • 科室:

    内科 外科 儿科 消化内科 肝胆外科

  • 检查:

    尿液分析,经皮肤穿刺胆道造影,儿童五官科检查,尿对羟苯丙酮酸,尿沉渣结晶检查,浆膜腔积液葡萄糖,脂蛋白X(LP-X),非结合胆红素(SIB,IBIL),乳房超声检查,粪便颜色,尿胆红素(BIL),粪胆素,结合胆红素(SDB,DBIL),总胆红素(TBIL,STB),尿胆原(URO),甲胎蛋白变异体(AFPV)

母乳喂养的婴儿,在生后4~7天出现黄疸,2~4周达高峰(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.6~342.0μmol/L),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。黄疸一般持续3~4周,第2个月逐渐消退,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。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~4天,黄疸明显减轻,胆红素下降≥50%。若再用母乳喂养,黄疸不一定再出现,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。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,目前已达20%~30%。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,虽然本病预后良好,严重者才需治疗.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。
母乳性黄疸表现又是怎么样的?有什么特殊的症状?